QPQ熱處理加工

QPQ加工熱處理操作流程
清洗₪✘:這是QPQ加工的前處理↟↟,非常重要▩••◕▩。
預熱₪✘:350~400℃↟↟,時刻取決於裝爐量↟↟,20~6omin
滲氮₪✘:510~580℃ ↟↟,15~180 min
氧化₪✘:360~380℃ ↟↟,60~180 min
拋光₪✘:常用機械式振動
拋光工藝過程為₪✘:裝卡——清洗去油——預熱——滲氮——氧化——拋光——氧化——清洗——乾燥— — 浸油▩••◕▩。
各工序的基本效果
清洗₪✘:這是QPQ加工的前處理工序↟↟,對工件的外觀和滲層質量至關重要▩••◕▩。工件上的油和鏽會影響氮原子的進入↟↟,也汙染鹽浴▩••◕▩。對外觀要求高的↟↟,要吹淨工件上的水跡▩••◕▩。清洗劑也很有考究▩••◕▩。
預熱₪✘:預熱的主要效果是烘乾工件外表的水分↟↟,使冷工件升溫後再人滲氮爐↟↟,以防工件帶水入爐引起鹽浴濺射和避免冷工件入爐後鹽浴溫度下降太多▩••◕▩。同時預熱對減少工件變形和獲得色澤均勻的外觀也有效果▩••◕▩。預熱工序通常在空氣爐中進行↟↟,工件外表的預氧化有利於氮原子的吸附▩••◕▩。但要避免過氧化▩••◕▩。預熱後工件外表的顏色以亮藍色較好▩••◕▩。不鏽鋼則為稻草黃▩••◕▩。
滲氮₪✘:滲氮是QPQ鹽浴複合處理技能的中心工序▩••◕▩。滲氮鹽中氰酸根分化而發生的活性氮原子進入工件↟↟,在工件外表形成耐磨性和抗蝕性很高的化合物層和耐疲憊的擴散層▩••◕▩。
氧化₪✘:氧化工序的效果一是分化工件從滲氮爐帶出來的氰根(CN一)↟↟,消除公害▩••◕▩。二是在工件外表形成黑色氧化膜↟↟,增加防腐能力↟↟,對進步耐磨性也有好處▩••◕▩。
拋光₪✘:旨在去除氮化物層外面的疏鬆層▩••◕▩。經二次氧化後可進一步進步工件的抗腐蝕性和耐磨性↟↟,美化外觀▩••◕▩。
一般來說↟↟,QPQ金屬處理在加熱過程中使用氨氣分解活性氮原子▩••◕▩。被零件吸收後↟↟,零件表面形成氮化物層並向中心擴散▩••◕▩。滲氮通常採用專用裝置或良好的滲氮爐進行▩••◕▩。氣體滲氮是在1923年左右由南聯盟在德國開發和工業化的▩••◕▩。目前↟↟,滲氮從理論到技術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完善↟↟,適用的材料和工件也在日益擴大▩••◕▩。由於滲氮產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腐蝕性▩╃、耐高溫性▩╃、抗咬合性▩╃、耐大氣和過熱蒸汽腐蝕性▩╃、耐回火軟化性和降低缺口敏感性↟↟,與滲碳工藝相比↟↟,滲氮溫度低↟↟,因此工件變形小↟↟,已成為重要的化學熱處理工藝之一↟↟,廣泛應用於齒輪▩╃、凸輪▩╃、曲軸▩╃、工具▩╃、冷加工模具等▩••◕▩。在機械▩╃、冶金和採礦業▩••◕▩。
模具熱處理儘量選真空熱處理↟↟, 以獲得較小的變形量▩••◕▩。 模具可採用拼接結構↟↟,分成小塊就好熱處理了▩••◕▩。用慢絲割↟↟,精度高▩╃、光潔度高▩╃、變形小▩••◕▩。 間隙有保證↟↟,毛刺會小的▩••◕▩。 看看你的裝置精度是否很差▩••◕▩。切邊毛刺大除了上面的幾位提到的↟↟,我認為凸模單邊受力↟↟,強度不夠可能 性大▩••◕▩。是否凸模太單薄↟│↟✘?是否設計靠刀↟│↟✘?還有板料熱處理後有殘餘應力↟↟,線割後會出現變形↟↟,可以考慮較大的線割孔預先銑出再熱處理↟↟,留3~4mm 線割▩••◕▩。